利息就是銀行的基準利率,關鍵是外籍人士貸款會有一些問題. 現(xiàn)在部分銀行對于外籍人士,貸款要求有本地居住一年的證明,譬如納稅證明等。 溫馨提示:貸款需謹慎,貸前切勿支付任何費用!有貸款需求**好直接去銀行網(wǎng)點!謹防受騙!
全部3個回答>農村宅基地繼承要注意什么
157****9901 | 2018-11-15 16:07:06
已有3個回答
-
141****0750
農村宅基地繼承新政策2017
查看全文↓ 2018-11-15 16:07:43
1、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規(guī)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該規(guī)定表明法律并未禁止農民出租、出賣住房,而是在農村村民出賣住宅以后,農民喪失了再申請宅基地的權利。
2、根據(jù)《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五條規(guī)定“已經(jīng)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消滅時,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手續(xù)”,該條款也表明了宅基地是可以轉讓的。
3、因此我國的基本法沒有禁止農村房屋的買賣。而且從法律的效力上看,《物權法》和《土地管理法》是基本法,屬于上位法。
4、國務院辦公廳1999年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土地炒賣的通知》(以下稱《通知》)第二條第二款:“農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準城市居民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違法為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fā)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還如2004年11月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以下稱《意見》)規(guī)定“嚴禁城鎮(zhèn)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zhèn)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fā)放土地使用證”,從這些規(guī)定中似乎可以看出城鎮(zhèn)居民購置農村住宅是違法的。但是在一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的基本法律中并沒有嚴格的禁止農村房屋買賣。上述的《通知》和《意見》是行政規(guī)章,是國務院的下屬部門作出的規(guī)章,屬于下位法,其效力遠遠不及基本法的效力,因此可以認為法律是允許農村房屋買賣。
5、實踐中,城市郊區(qū)集體土地上的農村房子買賣很多,也沒有辦理過戶,拆遷時,也給 與了補償,只是價格低一點。
宅基地使用權作為土地使用權的一部分,歸當?shù)氐霓r村經(jīng)濟組織(村委會)所有,但公民可以依法取得對宅基地的使用權。同時,我國農村宅基地還有一定的福利性質,農民一般無償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后,享有長期占有、使用的權利。
法律規(guī)定宅基地由村民按戶申請使用,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權應屬于村民戶內家庭成員共同共有,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人只是家庭的代表人,其并不能獨占宅基地使用權。
家庭成員對宅基地使用權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家庭成員之間對宅基地使用權沒有份額的劃分。在以戶為單位的家庭關系存續(xù)期間,家庭成員不得請求分割宅基地使用權。家庭個別成員的死亡,并不必然導致戶的消滅,也就不會產生宅基地使用權的分割問題,無法形成死亡人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個人份額。被繼承人死亡前,宅基地使用權并非其個人財產。宅基地使用權并非個人財產,自然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
143****9763
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使用權屬于房屋所有人。農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意對宅基地進行處置。所以宅基地不屬于遺產,不能被繼承,繼承的是房屋。繼承人是城市居民的,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其他符合申請條件的,如果不愿出賣,則該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擴建,待處于不可居住狀態(tài)時,宅基地由集體經(jīng)濟組織收回。 目前而言,多數(shù)地方城市居民如果有農村房屋,沒有村組織會收回的,而且有的城中村改造后一樣可以分新房子。**好跟村里干部搞好關系,繼承后沒問題。
查看全文↓ 2018-11-15 16:07:34
如果涉及多位繼承人的,需要公證由誰繼承,才能更改過戶。 -
154****9245
我國《繼承法》第三條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墒寝r村宅基地的使用權不是一般的財產,而是特殊的財產。
查看全文↓ 2018-11-15 16:07:28
第一因為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很強的人身依附性,它必須因具有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而取得,因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失去而失去,不產生在不同農民個體之間的流轉,即不可以繼承。
第二,我國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主要是為了保障每戶農民的居住需求,具有社會保障功能,如果允許繼承,將導致宅基地無限擴大,違背了土地管理法關于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有關規(guī)定。
第三,農村宅基地不能算作遺產,故不可以繼承。但是,存在特殊情況,根據(jù)地隨房走的原則,繼承人對宅基地上所造房屋的繼承將會導致其對宅基地的繼承。
在確定遺產的范圍時,我們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要查明公民死亡后所遺留的財產,其取得方式是否合法。公民生前非法取得的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用于。
第二,要查明公民對其生前實際占有的財產,是否確實享有所有權,如是向他人租借的財產,則不能作為遺產用于繼承。
第三,要嚴格區(qū)分公民個人的財產及與他人共有的財產,如屬共有財產,則應先析產,后繼承。
第四,某些被繼承人不可轉讓的人身性權利,如受扶養(yǎng)贍養(yǎng)的權利,領取養(yǎng)老金、退休金、病殘人員補助金等權利是不能被繼承的。
第五,要明確公民死亡后所遺留的財產在其生前是否已發(fā)生了所有權的轉移,另外,還要弄清、生活補助費及保險金是否已明確了受益人,如已明確了受益人,則這些撫恤金、生活補助費及保險金等即屬于該受益人所有,而不屬于遺產的范圍。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宅基地能買賣嗎?農村宅基地可以買賣。一、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yè)建設?!鞭r村村民一戶只能申請一處宅基地,農民宅基地使用權由于是村民基于其身份而無償取得的與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的資格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程度上,宅基地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的功能。所以,農村房屋宅基地可以在本村村民之間互相買賣流轉,賣給非本村人的屬于無效的買賣。二、農村宅基地買賣3大原則1、農村宅基地買賣需進行權利(使用權)主體變更登記,《宅基地使用證》和《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是農民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重要憑據(jù),如果宅基地房屋通過買賣轉移宅基地使用權(使用權主體發(fā)生變化),應當依照規(guī)定進行審查、批準,完成權利主體的變更登記。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房屋買賣,除了要到房屋管理部門辦理產權過戶登記手續(xù),還要進行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變更。如果不進行宅基地使用權的變更,房屋根本就沒有發(fā)生轉移。2、宅基地使用權主體應是該農業(yè)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或與成員有直系親屬等身份或其他規(guī)定的身份。因經(jīng)濟發(fā)展、人口流動等,原使用權人不再使用宅基地,依法可以轉讓,但宅基地使用權的購買者(受讓主體),有資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權只可在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內部自由轉讓,如果轉讓給城市居民或其他農業(yè)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將不符合法定的條件。解決方法:轉讓時,購買者已經(jīng)將戶口遷入本鄉(xiāng)或本村,成為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內部成員。宅基地能買賣嗎?如何購買本村宅基地?如何購買本村宅基地?農村村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宅基地: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外來人口落戶,成為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沒有宅基地的;因發(fā)生或者防御自然災害、實施村莊和集鎮(zhèn)規(guī)劃以及進行鄉(xiāng)(鎮(zhèn))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yè)建設,需要搬遷的。
全部5個回答> -
答
特別注意買賣宅基地是違法行為,知道這了就不要喊叫是買賣了,否則政府沒收非法所得,賣方會什么也得不到
全部3個回答> -
答
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使用權屬于房屋所有人。農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意對宅基地進行處置。所以宅基地不屬于遺產,不能被繼承,繼承的是房屋。繼承人是城市居民的,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其他符合申請條件的,如果不愿出賣,則該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擴建,待處于不可居住狀態(tài)時,宅基地由集體經(jīng)濟組織收回。 目前而言,多數(shù)地方城市居民如果有農村房屋,沒有村組織會收回的,而且有的城中村改造后一樣可以分新房子。**好跟村里干部搞好關系,繼承后沒問題。如果涉及多位繼承人的,需要公證由誰繼承,才能更改過戶。
全部3個回答> -
答
農村宅基地是不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本案你所提及的宅基地繼承實際上是指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我國《繼承法》第三條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笨墒寝r村宅基地的使用權不是一般的“財產”,而是“特殊的財產”。首先因為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很強的人身依附性,它必須因具有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而取得,因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失去而失去,不產生在不同農民個體之間的流轉,即不可以繼承。第二,我國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主要是為了保障每戶農民的居住需求,具有社會保障功能,如果允許繼承,將導致宅基地無限擴大,違背了土地管理法關于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有關規(guī)定。據(jù)此,農村宅基地不能算作遺產,故不可以繼承。但是,存在特殊情況,根據(jù)“地隨房走”的原則,繼承人對宅基地上所造房屋的繼承將會導致其對宅基地的繼承。而你已經(jīng)扒掉了你叔的舊房子,因此,你不能對其宅基地進行繼承。